朱明:從橄欖綠到藏青藍,他是自學成才的“專家型”警察 |
|
2010年,脫下軍裝的朱明穿上警服,從經濟學門外漢淬煉成打擊預防經濟犯罪的專家。他創新大數據追逃戰法,助力“獵狐行動”,積極在投標犯罪領域研發模型,成為我省首個由地市公安機關研發并通過公安部評審的模型;在針對買賣銀行卡犯罪方面,他又研發出有效研判模型。因成績突出,朱明陸續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、個人三等功3次,被評為 “全國打擊銀行卡犯罪先進個人”、蕪湖市“最美警察”“最美退役軍人”,獲得蕪湖市“五一勞動獎章”。
初學研判技戰法,就在“獵狐”中大展身手
2014年,朱明在基層公安經偵隊伍摸爬滾打4年,被選調到蕪湖市公安局經偵支隊。這一年7月,公安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,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從即日起至2014年年底,開展“獵狐2014”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。截至2014年12月31日,中國“獵狐2014”專項行動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人員680名,相當于2013年中國全年抓獲總數的4.5倍。這些戰果中就有朱明和戰友的貢獻。
朱明表示,雖然在進入市局經偵支隊前也積累了一些經偵工作方面的經驗,但是面對“獵狐”行動部署,還是感到相應壓力,“以前工作基本上只涉及境內,現在所要處理的境外的在逃犯罪嫌疑人,可以說是全新的課題,難度非常大”。
不過朱明并沒有氣餒,他積極排查線索,精準梳理掌握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境內的方方面面信息,將大數據應用到追逃工作中,成功助力“獵狐”抓捕境外在逃人員13人。其中在追捕在逃人員馮某等人的過程中,3天輾轉境內外2000余公里,最終協助國外當地警察將3人抓獲,按照司法程序移交到蕪湖警方手中。馮某落網后告訴朱明,“謝謝你,不然我不知道還要惶惶不可終日到什么時候”。
串標犯罪研判模型成為打擊預防并重的利劍
2018年開始,在“獵狐”不斷取得戰果的同時,朱明并沒有停下腳步,結合省里的相關經偵課題,他緊盯串通投標易發風險環節。他發現,對于串標犯罪行為,傳統偵辦方法工作量大,成本高,破案時間長,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,面對大量的經濟活動,如何甄別可能的串標犯罪行為,避免造成國家損失,朱明又投入到研發工作中,他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,通過梳理大量數據,研發出串通投標犯罪研判模型。
朱明運用模型服務實戰,從1459個政府采購類項目中快速篩查出串通投標犯罪線索32條,最終在線索查證后立案22起,采取強制措施31人。2020年1月,該模型在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練兵成果比武決賽中榮獲三等獎,并得到推廣。在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中,朱明應用該模型突破了辦案瓶頸,打掉以李某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,破獲劉某等人受賄案。
該模型還吸引了外地市同行前來取經,他們一致認為,“該模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性,可為各級公安部門和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部門在偵查破案、監測預警、串通投標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等方面提供積極作用,并將成為震懾串通投標犯罪、凈化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環境的一把利劍?!?/p>
被稱為有“大數據”思維的“專家型”警察
經偵工作面對的往往是高智商犯罪,比如說“獵狐”行動中的在逃人員,串標犯罪分子,這需要朱明和同事們不斷了解經濟活動前沿,研究可能的犯罪模式,盡可能掌握先手。因此,他也被同行稱為近年來最有“大數據”思維的“專家型”警察。
去年朱明又立新功,在圍繞買賣銀行卡犯罪活動中,研發新的研判偵查模型,在全國經偵情報導偵示范單位比武中,取得預賽全國第四的好成績。經偵工作不但要打擊經濟犯罪,還要追贓,盡可能降低政府、企業損失,他先后偵破重特大案件50余起,挽回經濟損失10億余元。
在打擊跨境網絡賭博專項工作中,協助破獲部督“57網賭案”。2021年,他破獲南陵縣葉某等人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,延伸打擊全國3個跨境買賣銀行卡團伙,涉及14省76地市185人。
(責任編輯:孫天藝) |